我与交大的爱恨情仇
日期:2017/9/23
好长时间没写文章了,今天忽然想到这样一个话题,在**辗转反复的想了很久,还是决定把我的这些所思所想记录下来。
今年是我来上海的第十七个年头,我由少年到青年,又这样慢慢开始跨入中年。我忽然在想在我来上海的头四年半,就是在交大的这些日子我究竟做了些什么,又在想些什么,有哪些是正面积极的,又有哪些是负面消极的。
这篇文章我会没有顺序的穿插很多记忆中的往事,没有顺序是因为这些事情已经过往许久,我甚至无法回忆起哪个在先哪个又处于之后,所以就顺着我思维的脉络,让文字在我的指尖静静的流淌吧。
前两天我跟一个同事聊天,她说,她很怀念大学的生活,觉得那时候无忧无虑,觉得一切都很美好。我只是呵呵一笑,我说我一点也不怀念大学的生活,我觉得现在的生活就是最好的。也许有人会为我这种活在当下的精神叫好,但作为我本人却并不以为然,“活在当下”并不是我所想真正表达的,这里面有很多七拐八绕的原因,就像我这个文章的主题:爱恨情仇,不是说嘛,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是的!这就是我想说的。
在我04年毕业的时候我去选择了考交大的研究生,这是对那时候的我来说是颇为有意义的一件事,我觉得自己今后一定会成为一个励志的人,我整个大学的四年都在为这个现在看来并不怎么值得一提的目标而努力。但是当报名的那一天来到的时候,报名处的交大老师看见了我的学历,只是冷冷一笑,然后眼神里充满鄙夷的冒出一句:唉,自考的,也来考交大。
老实说,我经常说,走上社会好,这不是没有原因的,走上社会以后,大家都是平等的,至少在我看来是这样的,那些所谓的非名校歧视和学历歧视跟我之前举得这个例子相比,好像根本不值一提,我参加过BAT的面试,也几乎拿到了offer,虽然某些跟学历也有关,但是我觉得至少公司对你还保持了尊重,至少hr不会冷冷一笑,然后眼神里充满鄙夷的冒出一句:唉,自考的,也来面腾讯,也来面阿里,也来面百度,唉。。。。这个世界是怎么了?。。。。
顺便说一句,我没有重演那些励志的故事,我也没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功去鄙视那个鄙视我的老师。
是啊,这就是我对交大的恨,虽然我拼尽了我四年的青春,没有恋爱,没有放弃,我努力想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融入这座让我尊重的,甚至有些巍巍在上的学府,结果呢?我还是无情的被他抛弃了。
其实很多的交大的自考生能感受到的一点就是,这座学府始终是与你保持着距离的,里面的老师,里面看似一样的交大同学,甚至那矗立着的枫树,围墙,都在告诉我们,你们不属于这里!
所以当有人问我,你大学是哪所学校的,我只是轻轻的说一句:我是上自考的,我在交大上过学。是的!我只是在这里上过学,我并没有带走什么,也不会留下什么。正如我之于交大,不过是个匆匆过客,而交大对于我,不过是17年的年华中特殊而又普通,简单而又不能抹去的一页。
时光荏苒,现在我已经毕业12年,那个老师的话我没有忘,但也记得不那么清楚,无论那句话有多么尖酸,刻薄,冷漠,无情,但那都已经是过去的事了。我在想,如果没有这些在我的生活中不时出现的,尖酸,刻薄,冷漠,无情,我是不是能变得像现在这样坚韧,坚毅,坚强,坚定,我又会不会是现在的这样一个我?
况且,在那四半年的生活中,我又何尝不是也体会到了许多快乐,同学的互助,老师的关怀,还有萌发的爱情,已经渐渐消逝的青春,又何尝不值得我去回味?
这篇文章,我抱怨了一些事,有点像个怨妇,说到底,虽然我想轻描淡写,但感情的印记已经永远留在了你的心里,我可以不去在意一个与我无关的人或者事,但却无法埋灭自己内心的感觉,我抱怨,那是因为我曾经在意,我渴望得到他的承认,到头来却一无所获。
有篇文章叫“我奋斗了18年才和你坐一起喝咖啡”,我呢,我奋斗了12年才觉得自己有资格去抱怨,去像一个普通的交大学生那样去评论自己留下青春的学校。
我希望如果有一天,别人问我:你大学是哪所学校的,我会从容的笑笑说:我不介意你说我是交大的。